“十二五”时期,是我校建设具有鲜明民族特色高水平大学攻坚克难的阶段,也是我校“教学求质量、科研上水平、发展提速度、竞争增实力”的关键时期。为加快学校建设步伐,促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等文件精神,按照“科学谋划、适度超前、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的规划原则,编制了《延边大学“十二五”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第一部分 “十一五”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校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大提高的重要时期,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学校发展跃上新的历史台阶。
一、“十一五”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思想先行、理念引领,大学文化建设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学校十分重视教育思想观念更新和大学文化建设,先后开展了“第六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校风建设年”等活动。进一步凝练了“边缘觉醒、质量为本、突出特色、学术立校”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多元文化办学特色和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民族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自强、和合、日新”的校风,使我校的大学文化建设逐渐成为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深刻文化内涵的思想体系,得到教育部规划咨询专家组和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修订、汇编了《延边大学章程》、《延边大学规章制度汇编》等,加强了制度建设,使学校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结合六十周年校庆活动,编辑了《延边大学校史》、《延边大学大事记》等,总结了学校6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经验;大学文化建设进一步凝聚了人心,振奋了精神,激发了广大教职员工心系延大、建设延大的干劲。“十一五”期间,学生在全国、全省举办的各类竞赛中获奖多达515项,其中国际奖11项、国家级奖252项、省级奖252项,获奖项(次)比“十五”增长了218%;教职员工有48人次获省(部)级以上表彰或奖励,比“十五”增长了182%;学校于2007年荣获“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奖”称号、2008年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获“全国心理健康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在全省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评估工作中,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学生规模:本科在校生规模从16137人增加到17549人,增长9%,生源范围拓展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研究生从2130人增加到2898人,增长36%;外国留学生国别增加到21个国家,学生从536人增加到622人,增长16%。学校拥有22个民族的学生,其中朝鲜族学生占41%。
学科专业建设:建成12个省级重点学科、18个校级重点学科;新增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一级学科学位点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新增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新增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建成化学和亚非语言文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成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校级特色专业;新增数字媒体技术、社会学、预防医学等3个应用类本科专业;撤销制药工程等1个专业。
“211工程”建设:“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经费累计投入11100万元,截止到2010年底,已完成总体规划任务的75%;产生了《韩国诗话全编校注》、《中国朝鲜族通史》、“ME-101多功能微萃取仪”、“宫颈癌早期诊断和预防的临床生物学研究”等一批标志性成果;主持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农业部重大专项1项,改写了我校没有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历史。
课程、教材与创新基地建设:本科教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优秀课程42门;首批建设多元文化课程13门,重点建设网络课程77门;编写了56种多元文化特色教材,其中3种教材被列为规划教材,7种教材被列为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系列教材;引进138种外语原版教材(包括影印版教材)、国外多元文化特色教材48种;六种教材获省级优秀教材奖;本科生326项科研课题获得立项;朝鲜族舞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确立为国家级创新基地。
建立研究生创新基地3个,研究生303项创新科研项目获得立项;研究生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52篇,比“十五”增长254%,其中被SCI、EI等收录的论文120篇,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491篇;获省优秀博士论文3篇,省优秀硕士论文9篇;与韩国7所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双学位”研究生,共有167人获得双学位。
教育教学研究: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69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获省级以上教学研究奖65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7项、优秀奖16项。
2008年,在教育部第二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再次被评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科研成果:科研立项1479项,比“十五”增长23%,其中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3项:“863”项目1项、农业部重大专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专项基金1项,国家级一般项目129项,省(部)级项目286项,地区级项目318项,横向项目230项;发表学术论文9704篇,其中三大科技文献检索论文(SCI、EI、ISTP)从345篇增至947篇,增长174%;发表在CSSCI上的论文328篇;核心期刊从1180篇增至3166篇,增长168%;出版专著(教材)433部;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55次;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70项;获得专利68项;科研经费从“十五”时期的7269万元增至“十一五”时期的20761万元,增长186%。
实验室、基地(中心)建设:建设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社科重点基地、7个省重点实验室(包括省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及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等);加大了实验室整合力度,将97个实验室整合为32个,实验开出率达100%,综合性、设计性试验开出的比例达83%以上;为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学校建有301个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校外基地274个,校内基地27个;新增语音室14个768座、多媒体教室126个、教学用计算机4335台;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从2005年的14357万元(16949台件)增加到2010年末的22472万元(21357台件),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增加295台件,价值9171万元。
社会服务:与延吉、图们、珲春、安图等市(县)签订了科技协作框架协议,承担校企合作项目252项,比“十五”增长500%,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被教育部评选为“十一五”期间“高校科技管理优秀团队”。
在1319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6名,由“十五”的15%增长到24.7%;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07名,由“十五”的37%增长到46%。
聘请了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引进了40余位拔尖人才,招聘了285名博士,比“十五”增长77%;派遣693人次到国内外重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和进修、访学、学术交流。
1人改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当选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1人当选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5人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新增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朝鲜-韩国学学院获得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5、基本完成校区扩建工程,实现了集中办学的战略目标
校区扩建工程于2007年5月破土动工,到2010年底已基本完工,实现了集中办学的战略目标。该项建设工程征地面积573683.31平方米,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新建教学楼、公共服务设施等单体建筑共42栋,投资11亿多元。
办学经费短缺,学校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校区扩建资金投入较大,使学校不得不负债运行;部分专业人才流失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比较困难,师资队伍结构和梯队建设还需进一步调整和加强;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机会不多、能力不强,原创性、创新性科研水平不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将迎来一个优先发展、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我校的建设也将进入千载难逢的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本规划纲要根据国家和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编制而成,主要阐明了我校未来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是学校的发展蓝图和行动纲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国家出台的《规划纲要》确定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特别是对西部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和倾斜。延边大学作为地处边疆地区、民族地区、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高校,在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将是各项政策、措施的受益者,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重点扶持下,我校各项事业必将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将长吉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校的发展搭建了有利的平台。我校地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前沿,是我国境内图们江区域唯一的一所省属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省部共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要充分利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用好用活政策,“先试先行”、率先突破、率先发展,努力把延边大学建设成图们江区域人才培养的高地和各层次人才与技术输出的基地。
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工作导向为我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一工作导向为我校的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念,注重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校今后的工作核心和发展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有利于我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有利于造就名师大师、培育优秀人才,学校要充分利用内涵发展、质量发展的有利时机,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的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上来,聚精会神抓质量,全力以赴上水平。
大学文化建设为我校“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十一五”时期,学校通过开展“第六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不仅提高了思想认识,明晰了办学理念,而且大学文化建设渐成体系,办学行为更加理性和自觉,特别是通过校庆六十周年纪念活动,起到了总结经验,凝聚共识,振奋精神,激发干劲的作用。目前,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团结一致,认识明确,思想统一,热情高,干劲足,为学校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学科建设水平提高为我校“十二五”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第三期“211工程”建设,我校的学科建设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加之经过第二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在办学条件、管理水平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特别是经过近三年的整改和建设,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教学质量水平稳步提高、重点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正在形成,人才引进初现成效,项目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批标志性成果陆续发表等等,这些都为“十二五”期间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集中办学目标实现为我校“十二五”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十一五”期间,学校完成了校区扩建工程,这不仅改变了两市六地分散办学格局,而且有利于充分整合、合理配置办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学科齐全的优势,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有利于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集中办学目标的实现,极大地改善了基础设施分散和办学条件较差的状况,为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新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保障。
经费短缺依然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十二五”时期,虽然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有所提高,但由于我校将面临还贷高峰,办学经费短缺仍将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为此,学校要充分发挥基金会、校友会的功能,多渠道募集办学资金;同时,还要制定积极的财务政策,积极还贷、化解债务,增收节支、开源节流,鼓励各学院创收、增收,增强办学活力。
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困难:受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影响,学科带头人培养和领军人才引进工作仍是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重点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需要上级出台对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给予特殊支持的人才政策,建立人才支边制度,建立与内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制度,鼓励高层次领军人才到边疆地区、民族院校轮岗任教、挂职支教;二是采取灵活措施,加大学科带头人引进、培养力度,设立人才引进、培养专项资金,建立对口培养和定期培训制度;三是灵活编制管理,给学校一定的机动编制,以解决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引进用编问题。
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投入教学的精力、财力不足,学分制弹性不大,部分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部分课程内容陈旧、方法落后,需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科研承接大课题、大项目的能力不足,创新性研究较少;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参与度、契合度不高,贡献度、影响力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争取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和课题,特别是需要协调省州政府,建立合作机制,形成“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主动介入、密切联系、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科研工作格局。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精神和“边缘觉醒、质量为本、突出特色、学术立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科专业为建设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工作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发展动力;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办学特色,建构多元文化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具有跨文化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建设成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加强东北亚研究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研究、长白山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学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功能与引领作用。“十二五”时期的任务是攻坚克难,为将学校建设成国内有重要地位、国外有一定影响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水平大幅提升、学科建设重点突破、师资队伍优化发展、两级管理改革到位、办学实力明显增强,为实现高水平大学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突出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加大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力度,完成具有我校特点的多元文化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具有跨文化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按教育部评估的优秀标准进行本科教学建设和接受评估,评价结果达到优秀层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科研水平大幅提升:着力引进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建构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学术梯队,形成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科研平台、学术成果“四位一体”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加强以重点学科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重点建设1个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5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强化项目意识,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要达到5项以上;提高服务意识、参与能力和契合程度,承担大项目,产出具有较大影响或经济效益的标志性研究成果;要产生获得国家级三大奖的奖项。
——学科建设重点突破:按照一级学科建设标准完成学科调整、优化布局和重点学科建设工作,重点建设3个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要达到国内有重要地位、国际有一定影响,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建设水平;16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要达到国内有一定影响、省属院校领先的建设水平;集中力量建设2个特色优势学科群,孵化项目,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
——师资队伍优化发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布局,压缩非教师编制,大幅提高专任教师在教师总数中的结构比例;继续提高高层次学历在教师队伍中的比重,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实施教师晋级职称需参加为期半年以上的进修学习制度和根据岗位工作需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的制度,促进教师能力、水平的提高;实施强化岗位、按需设岗,按岗培养、岗位塑造的建设原则,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两级管理改革到位:进一步促进集中办学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管理重心下移,调整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明确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和办学实体地位。
——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加强办学的硬件和软环境建设,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在国内大学的排名争取进入前100所行列,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内涵发展战略:以集中办学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办学资源,优化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办学成本,切实提高办学效益与管理水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以提高科研水平为努力方向,通过整合资源,促进学科交叉渗透,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通过组建创新团队,搭建创新平台,提升承接大课题的能力,提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特色发展战略: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根据需要重组个别学院,为学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明确学科定位,形成发展优势,积极构建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具有跨文化素质的民族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发挥综合大学学科齐全的优势,培育、凝练学校的办学特色。
合作发展战略:建立与地方政府有效的联络协调机制,形成相互信任、互相支持,紧密配合、共同发展的工作格局;主动聚焦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积极参与地方重大项目研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和民族文化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合作办学的新办法、新途径。
创新发展战略: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机制,进一步解放
思想,以改革为发展的内驱动力,先试先行,用好用活政策;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理顺关系,提高效率;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以优化结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适度控制本科生教育规模,稳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协调发展继续教育规模,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规模。
校部区学生规模:校部区在校学生总数控制在20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含专科)16000人、硕士生3700人、博士生300人;继续教育在校学生总数控制在10000人左右;留学生在校学生总数发展到1000人左右(包括语言生、本科生、研究生)。
科技学院学生规模:科技学院在校本科生学生总数控制在3000人左右。
珲春分校规模:拟在珲春建设一所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分校,该分校设计规模为8000人左右。
发展水平定位:建设在国内有重要地位、国外有一定影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综合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办学方针,将学校建设成教学研究型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全日制本科生教育为主,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继续教育;拥有涵盖学士、硕士、博士等层次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和拥有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样化教育类型和办学资质的办学机构。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办学方式定位:以政府为办学主体,采取省部共建的方式办学和多元化、开放式的模式办学;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发挥教育基金会在办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和国际合作办学。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延边,服务本省,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
学科建设思路:以“凝炼方向、突出特色、交叉融合、创新发展”为学科建设思路,以“调整、充实、拓展、提高”为学科建设方针,以一级学科建设为工作重点,加强基础学科、发展应用学科、突出特色优势学科、培育交叉新兴学科,实现学科协调发展;以集中办学为契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实现学科建设的重点突破,使部分学科跻身国内领先水平;依托学科群和高水平创新平台,凸显学科优势和特色,培养拔尖人才,培育创新团队,提升学科自主创新能力。
学科建设任务:实施“248”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即建设2个一级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一级学科的省级重点学科;8个校级重点学科。使我校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由1个增至3个,省级重点学科由12个增至16个,校级重点学科由18增至25个左右;结合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重点建设图们江学、长白山学等两个新兴学科。“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总额为1.25亿元,年平均投入2500万元左右。
“211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完成“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产出一批代表学校特色和优势的标志性成果,迎接国家和吉林省政府组织的专家组验收;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和省重点学科的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十五个研究方向,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构建一批符合高水平大学要求的特色优势学科;做好“211工程”四期建设的立项准备工作,力争使9个重点学科项目通过“211工程”四期立项建设,争取中央财政专项经费7000万元、吉林省配套经费7000万元,使“211工程”四期建设专项经费达到1.4亿。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调整、重组、整合”的专业建设原则与思路,以内涵质量发展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线,灵活专业方向,实施标准化专业建设工程;以促进个性化人才培养为宗旨,改造传统专业、整合相关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增设新兴专业,形成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专业体系。
将学校规划的专业数量增加至75个左右,其中常年招生的专业数量控制在65个左右;力争建设3--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6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左右校级特色专业;努力建设5—10个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专业。
根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需要,增设5—6个新专业。
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大力加强通识课教学,在学科基础、实践训练、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突出我校多元文化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形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主流文化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具有时代特征和延大特点的本科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设体现学科交叉、展现学科前沿的课程,优化通识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配置比例,适当压缩教学计划内必修课教学时数的总量,增加选修课程的门数与学分,进一步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积极探索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模式,倡导研究型、思考型课程,鼓励开设探索性、创新性课程,推行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提高研究性作业的比重;继续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搭建本科生创新平台,鼓励和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开展本科生科研立项活动;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根据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完善绩点学分制,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院选修课程,积极构建个性化、多样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建设,每两年开展一次校内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加强跨文化素质教育,培育多元文化办学特色:大力推进跨文化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彼此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其他民族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与适应能力;积极培育我校多元文化的办学特色,加强多元文化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建构;提倡和支持学生在读期间到国外体验多元文化教育,增加国外交换培养的人数和时间长度,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课程建设:建设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0—15门省级精品课程;35—40门省级优秀课程,120—130门左右的校优秀课程;建设1—2门国家级双语课程;建设100门左右的网络课程;建设多元文化特色课程群,重点建设50门左右多元文化特色课程;加强基础实验课建设,保证基础实验课的开出率和水平达到国优水平;实施课程标准化建设工程。
本科教材建设:重点规划75部具有我校特色的自编教材,并积极做好国家规划教材的参编工作;争取自编省级优秀教材10种,自编校级优秀教材25种。
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打造1—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8—10个省级教学团队、15—20个校级教学团队;培养1—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3名省级教学名师,10—15名校级教学名师;培养2—3名国家级优秀教师,4—5名省级优秀教师,20名校级优秀教师。
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成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10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双基”实验室达标率达到100%;建设1个国家级训练中心、3个省级训练中心;在已有301个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再建15个校级实践基地、30个院级实践基地、120个专业级实践基地;建设1个国家级创新基地、4个省级创新基地、10个校级创新基地。
将筹建中的研究生院正式升格为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要在不断提高生源素质和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研究生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继续实行一级学科主任负责制,将学术重心下移到学科,优化学术资源配置;继续实施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制”,给学生更大的选择导师、选择研究方向、选择研究课题的自主权,加大“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在招生计划分配体系中的权重;完善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跨国别选修课程和修读学分制度;扩大赴国外联合培养双重学位研究生的数量;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和盲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15个左右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11个左右专业硕士学位点。使我校的一级学科硕士点达到36个左右,专业硕士学位点达到18个左右。
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左右;建设专业博士学位点2个左右。使我校的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10个左右,专业博士学位点达到2个左右;新建5个左右博士后流动站,使我校的博士后流动站增至7个左右。
研究生课程建设:建设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左右校级跨学科精品课程;建设50门左右校级重点课程;出版研究生精品教材10部左右。
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建设1个国家级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3-5个省级产学研结合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5-8个校级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
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建设1个国家级创新团队、2—3个省级创新团队、10个校级创新团队。
研究生科研工作量化指标:硕士研究生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论文争取超过3000篇,其中收录SCI、EI、CSSCI的论文达到150篇左右;硕士研究生争取100篇左右硕士论文评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博士研究生争取1-2篇博士论文进入“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8-10篇博士论文进入省级优秀博士论文。
加强民族师范教育,建构适合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教师教育体制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将学校建设成中国朝鲜族师资培养与培训一体化的基地和民族师范教育研究的中心;继续推进“软分割、硬分流、模块制”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工作;改革专业招生模式,争取实现定向自主招生,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尽早落实民族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专业;积极筹建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积极论证筹建延边大学附属小学、延边大学附属中学等办学实体的工作。
积极探索继续教育的规律与特点,尽快完成继续教育从传统学历补偿教育向终身继续教育转变、从传统函授教育向现代远程教育转变、从传统精英教育向社区大众教育转变;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支持力度,以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为依托,构建科学的灵活开放的继续教育体系;以优势专业为龙头,以质量求生存,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对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立终身学习制度奠定基础。
为满足“长吉图”先导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拟在珲春创建一所分校。该分校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计划每年招生2000人左右,设计规模为8000人左右。
围绕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努力提高科研项目的立项层次,争取在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上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确立追求高质量科研成果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坚持人才、项目、基地一体化发展的科研工作思路,建立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基地建设相互作用、互相促进、良性发展的科研工作格局;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突出学科科研特色和优势,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整合科研资源、组织创新团队、实施开放式科研发展战略,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不断增强科研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服务的主动精神、参与意识和契合程度,推动我校科研工作向更高水平、更高目标迈进。
加强东北亚研究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研究、长白山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争取在十五个研究方向上产生突破性研究成果,使部分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跻身国内领先水平。
十五个研究方向:朝鲜-韩国学研究、东北亚经济合作与环境研究、图们江区域开发研究、中朝韩日文化比较研究、延边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朝鲜族历史与文化研究、长白山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有机分析化学研究、基因工程研究、神经细胞生理学研究、肿瘤病理学研究、量子信息研究、延边黄牛研究、朝医药学研究、智能技术与系统研究。
国家级重点课题数量力争达到3—5项、一般课题数量达到200项左右;省(部)级重点课题数量要达到40项左右、一般课题数量达到300项左右,横向课题数量每年达到300项左右;发表论文数量达到12000篇左右,其中SCI、EI、CSSCI收录的学术论文1800篇左右,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量4250篇左右,论文数量、水平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出版著作(教材)500部左右;力争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1-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40项以上,年度推广科技成果10项左右、专利25项左右。“十二五期间”,年度课题研究经费达到7000万左右,到2015年课题研究经费总额达到3.5亿左右。
力争将教育部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吉林省转基因动物与胚胎工程重点实验室提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力争将吉林省延边黄牛科技创新中心提升为教育部创新中心;力争将细胞功能学实验室、朝医药研究中心、肿瘤研究中心、植物质量检测中心、量子调控研究中心、长白山经济植物种植资源保护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等六个实验室(中心)提升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
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中心实验室,完善共享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继续加大实验室整合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科研支撑条件;加大公共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和开放程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加大实验仪器设备资金投入,使我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亿元左右。
在继续加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研究中心”等部属重点基地和《东疆学刊》、《汉语学习》等核心期刊建设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筹建“中国朝鲜族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国朝语文规范与信息化研究中心”(国家语委)、“中国朝鲜族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文化部)等三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筹建“朝鲜族文化研究中心”(省规划办)、“中国朝鲜语研究中心”(省规划办)等两个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跨境民族研究中心”(省教育厅)、“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研究中心”(省教育厅)等两个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搭建科研创新平台,组建由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员参加的科研创新团队,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开展项目攻关;争取组建1个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3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积极组织科技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选择一批有市场前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成果到企业进行转化;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为长吉图先导区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加强“图们江学术论坛”和“长白山学术论坛”建设。为进一步发挥论坛的作用,提高学术交流的层次和品位,扩大论坛的影响,将“图们江学术论坛”和“长白山学术论坛”建设成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论坛,建设成关注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国际性学术交流与协作平台,建设成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和声誉的品牌学术论坛。
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的师资队伍建设方略,以引进高端人才为战略重点,以自主培养学科带头人为发展基础,以优化人员结构为工作重心,以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为主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
师资队伍:专任教师总数为167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0%。
学历结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为85%。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5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35%。
职称结构: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的比为5:4:1。
大力推进引智工程和培养拔尖人才工程,创新吸引领军(高端)人才、培养拔尖人才的机制,营造汇聚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人文环境与学术氛围,形成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风气;争取引进院士1人;引进、培养长江学者2人;引进、培养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20人;引进、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30人;接收博士毕业生180人。
充分利用“西部人才培养战略”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计划”等政策机遇,每年有计划地选派10—20名少数民族骨干教师参加“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计划”,到国内知名高校参加进修、培训或攻读学位;有计划地选派5—10名中青年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学科专业对口建设计划”,到国内重点大学学习深造;利用南开大学对口支援的平台,每年有计划地选送10—20名教学人员、管理干部到南开大学进修深造或挂职锻炼;利用学校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的对口协作关系,每年有计划地选送10—20名优秀教师、研究人员访学或从事项目研究。
积极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访学创造机会,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提高与世界对话的能力和水平,扩大我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项目”等优惠政策,争取每年资助30—50人出国留学、研修;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出国访学、交流的人数要达到800人次以上,使有出国(包括留学、研修、访学、交流)经历的教师累积占到教师总数的80%以上。
根据“淡化身份、强化岗位、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合同管理、合理流动”的原则,在定岗、定编、定级、定责的基础上,压缩非教师编制,提高办学效益;实施全员聘任制,强化岗位聘任和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激励机制;实施教师晋级职称需参加为期半年以上的进修学习制度和根据岗位工作需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制度。
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环境整治,逐步改善教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师生体质和身心健康,提高校园业余文化生活质量;定期体检,集体参保,确保教职工总体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倾情倾力关注教职员工的生活疾苦,千方百计提高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不断增强学校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切实落实教师学术休假制度。为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便于教师开展学术交流、总结学术成果,学校将实行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教师学术休假每五年一次,每次半年以上,最多不超过一年。教师在学术休假期间,可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研修,也可在校内进行学术研究;在已基本解决教研室用房的基础上,逐步解决高级职称以上教师的研究室(实验室)用房问题。
探索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新方法、新途径,利用长吉图先导区建设“先试先行”政策优势,坚持走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之路,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学校的对外影响,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的建设。
认真总结我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经验教训,发挥我校对外交流与合作覆盖范围广、合作学校多的优势,实施“巩固周边,发展欧美”战略,加大借智引资与合作办学的工作力度。
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范围与数量:以更加开放、务实的姿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目标是:与100所境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跨国公司建立实质性交流合作关系;新增合作交流项目100个以上;聘任国外知名学者专家100人左右担任我校兼职、客座教授;引进国外课程(教材)30门(种)左右。
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与水平:我校对外交流与合作要坚持“三个提升”的标准,即提升交流与合作的层次、提升交流与合作的水平、提升交流与合作的效益;积极探索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途径与办法,尝试从国外优秀大学聘请知名专家担任我校的院长、学科主任等行政职务,让他们直接参与学校的办学与管理,直接参与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科研合作等具体工作,通过借智引人,提高学校的管理能力和办学水平。
扩大招生人数:继续扩大留学生招生人数,“十二五”期间,留学生招生国别稳定在20个左右,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并逐年扩大留学生参加学历教育的人数和比例。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队伍,研究对外汉语教学规律,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留学生招生宣传和学籍管理,明确管理职责,理顺管理关系,规范留学生管理制度;改善留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丰富留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
拓展合作办学空间与范围:拓展合作办学空间,扩大交流范围,争取每年接收50人次外籍专家教授,充分发挥外专外教的作用,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设立“卧龙学术讲坛”、“知名学者讲坛”等,广开智力引进渠道,扩大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数量,每年聘请外专外教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的人数不少于100人次。
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倡和支持学生到国外借读和体验多元文化,增加赴国外借读的人数和时间长度,灵活学分限制,进一步完善跨文化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奠定基础;继续探索与国外合作办学的新途径与新方法,进一步拓展“3+1”、“2+2”、“2+1”、“1+3”交换培养模式的层次、专业和人数;进一步探索交换培养、联合培养、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等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我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交换培养的学校增加到50所左右,交换培养的学生增加到500人左右。
形成合作办学的新机制:积极探索适合沿边地区民族高校合作办学的新体制、新机制,积极探索与国外高校、财团、企业开展合作研究、联合攻关、横向研究等科学研究的新模式、新办法,加大项目合作与资金引进力度;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吸引国际知名学者、专家进行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每年争取在校内举办10次左右的国际学术会议。
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加大汉语国际推广东北基地延边大学中心、华文教育基地建设力度,积极承办国家汉办、侨办委托的培训任务和教材编写任务。
加强孔子学院建设:继续办好韩国忠北大学的孔子学院;筹建俄罗斯远东地区孔子学院及周边国家的汉语课堂等;
加强“世宗学堂”建设:继续办好“世宗学堂”,进一步加大韩国语教育力度,培养汉韩双语兼通人才,促进中韩文化交流。
按时完成民俗博物馆、学生服务中心、园林景观等校区扩建工程的后续建设项目;多渠道引进各类社会资金,充分开发利用学生公寓南侧地段(原丽都市场、邮政物流用地);积极争取新建一栋文科教学楼,缓解文科类教学空间拥挤的问题;全面修缮和改造原校部区教学科研用房、公共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一批教职工周转房,解决青年教职工住房难的问题。
进一步深化后勤事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大幅度提高后勤事业社会化程度;以制度创新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服务与管理制度,形成一套规范、科学、行之有效的后勤保障体系;确定节约型校园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的各项指标任务,有效地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构建学校周边教职工住宅区的物业管理体制,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优化校区周边环境;认真做好学校经营性资产的登记、评估、划转工作,既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不断提高各类办学资源的利用率,又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科学经营和严格管理各类资产的使用过程,确保学校各类办学资源持续保值增值。
加强校园网络与信息化建设。以建设数字校园为主线,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全面提升信息化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工作的支撑作用。
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建设个性化的用户环境、关联的应用环境、集成的数据环境、高可信的安全环境和高可用的运行环境;实现跨业务系统的信息内容关联、管理流程关联、信息服务关联,使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环节在信息系统上实现有机关联;整合信息资源,为业务系统和最终用户提供统一、方便、高效、安全的数据存储、访问服务,提供集成信息服务;引进 ITIL及相应的管理平台,实现运行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运行效率与管理水平,面向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师生校园生活的实际要求,建设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信息化校园、IT环境和先进网络文化。
加强图书文献资料及数字图书馆建设。引进先进的数字图书馆管理模块,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图书馆普通阅览席位增加到4500个,电子阅览席位增加到650个;开通重点学科外文文献站点5~10种,引进国内优秀专题镜像数据库5~10种;新增纸质图书达到30万册,电子文献容量达到80T(镜像);加强朝鲜-韩国学文献信息等特色文献资源资料中心建设;图书馆综合实力达到全国同类院校图书馆先进水平。
档案馆、博物馆建设。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档案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进程;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文物(标本)等馆藏文物的采集力度;利用档案馆馆藏资料与民俗博物馆合作,开展建校历史图片展览和进行办学优良传统教育。
4、校园环境建设。优化校区功能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扩建校区道路、园林、景点、广场等硬件建设;按照民族特色、园林风格、生态景观、绿色校园的设计思路建设校园,为师生提供赏心悦目、清爽宜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空间。
建立校外联动机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措施;建立校园视频监控、治安报警、电子门禁系统;建立校园安全保卫对讲系统,加强学校消防报警联动系统建设;建设“安全教育网站”,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谐。
以大学文化建设为基石,发扬优良办学传统,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精神和“边缘觉醒、质量为本、突出特色、学术立校”的办学理念,培育大学精神,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以“丰富内涵、与时俱进,形成体系、凸显特色”为工作重心,努力打造具有深刻意蕴和独特个性的大学文化,积极培育学校的软实力;发挥大学精神文化的思想引领作用,振奋精神、达成共识,增强大学内部的向心力、凝聚力,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校的对外吸引力,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以促进“三风”的全面好转为工作重点,积极建构文化底蕴深厚、学术空气浓郁的工作、学习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特色鲜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文明高雅、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精心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术活动月、体育赛事、校园科学发明创造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操;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发挥舆论宣传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作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通过校园网络、校报、宣传栏等舆论阵地,进行舆论导向,打造文化特色。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建设好校园特色广场、大型人文景点(人工湖、雕塑、藤架连廊)、活动中心、宣传栏等硬件,全面提高校园环境建设的文化品位和内涵,使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成为氛围吸引人、风气影响人、环境造就人的有效载体。
探索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修订《大学章程》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现代大学管理水平;扩大办学自主权,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转变管理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完善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执行能力,为落实《规划》提供思想保障
《规划》是全校师生智慧的结晶,是学校未来发展建设的蓝图。要将《规划》的美好蓝图变为学校发展的现实,必须加强领导,加强落实《规划》的执行力。学校和各学院、部门党政一把手为落实《规划》的第一责任人,要将落实规划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根据《规划》的总体目标、具体任务统筹管理,制定《规划》落实方案,要做到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任务明确、措施到位。保证《规划》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提高对落实《规划》工作的认识,是保障《规划》落实的思想基础,是将《规划》的任务指标内化为全体师生自觉行为的动力。认识提高了,思想上才会有共识,工作上才会有合力。为此,要做好贯彻落实《规划》的宣传和思想发动工作,通过学习讨论,不断提高对《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落实《规划》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形成全员参与编制《规划》,个个负责落实《规划》的共识,将落实《规划》任务变成每个教职员工的责任与义务。
规划是学校的顶层设计,是学校建设的行动纲领。思想统一,行
动才能一致。落实规划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思想统一的程度,决定《规划》落实的力度。我们必须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规划》任务上来,聚精会神学《规划》,一心一意抓落实。学校建设,重在规划;落实规划,重在行动。我们要以奋发有为的朝气、争先创优的锐气、攻坚克难的勇气,同心同德,凝心聚力,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把《规划》的各项任务保质、保量、按时落实到位。
二、健全机构,分解任务,为落实《规划》提供组织保障
为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和任务落实到位,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落实《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将落实《规划》工作置于学校的统一领导之下。落实规划领导小组下设落实《规划》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指导,监督、检查《规划》的落实工作。各学院(学部)、各部门也要成立由院长(负责人)为组长的落实《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和落实《规划》工作办公室,制定落实《规划》的实施意见和具体
工作方案,强化工作部署,抓好措施落实,为学校《规划》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各学院、各有关部门要在深刻领会,认真分析和精准把握学校《规划》精神的基础上,尽快理清工作思路,并以学校规划为蓝本,编制学院的子项规划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的专项规划;各学院和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分解规划任务,并将规划任务分解到岗、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具体工作方案、细化落实措施,确保《规划》落实工作万无一失。
要建立落实《规划》工作的奖惩制度、问责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在任务到位,责任到人的基础上,将落实规划任务的完成情况与部门评优和个人绩效考评结合起来,形成效益挂钩、奖勤罚懒,表彰先进,鼓励全体的激励机制,形成人人关心规划,个个落实规划的工作格局。
三、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落实《规划》提供制度保障
以改革为发展动力,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岗位责任制,坚持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建立责任明确、权力明晰、利益保障的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为落实《规划》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关心学校、建设学校的积极性,切实推动学校机制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切实推动学校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根据“精简、效能、统一”原则,核定人员编制,精简行政机构;实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合同制,通过“定岗定级”、“绩效工资”等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淘汰机制,体现“能者多得”、“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分配原则;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狠抓机关效能建设,大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的思想,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和民主办学,充分发挥教代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上的作用,积极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广纳群言、群策群力,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为落实“十二五”规划任务营造民主、和谐、健康、稳定的环境。
四、加大投入,开源节流,为落实《规划》提供经费保障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将继续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基本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国家对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加大投入的机遇,用好用活政策,积极争取省政府与教育部等主要投资渠道对我校各项经费的支持力度,积极化解债务,减轻压力,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发展速度;加强与地方政府联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合作办学的新途径,拓宽融资渠道,争取更多的办学经费;加大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经费投入,千方百计保证建设资金到位,特别是要保证重点项目的资金按时、足额到位,集中财力办大事,为学校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基金会、校友会等募集资金的功能与作用,争取募集更多的办学资金;加强与国外财团的项目合作,争取更多的横向课题和项目资金;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厉行开源节流,反对铺张浪费。
加强经费管理,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编制预算,完善经费稽核制度和重大项目经费使用全程审计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与管理规范、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