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在线课程建设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学习需求,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与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在线课程建设以自主建设为主,注重应用与共享。
(一)发挥学校特色资源优势,采取“以课程为主体、学校支持、师生广泛参与”等方式,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在线课程体系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立在线课程和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坚持建以致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在线课程平台的应用与共享,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条 学校在线课程建设主要包括MOOC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校内在线课程建设。
(一)MOOCs建设。以通识教育课程和受众面广的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质量高、效果好的MOOCs。
(二)校内在线课程建设。支持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建设校内在线课程,应用于翻转课堂教学,实现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三)学校优先支持体现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的优质课程建设成在线课程。
第二章 建设标准
第四条 在线课程建设应符合以下标准:
(一)申报课程须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性,在教学实践中已形成独特风格,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符合在线授课特点。
(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应科学合理。教学内容应完整且引人入胜,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三)应设计数量充足、质量高的讨论主题,以引导学生讨论。
(四)在线课程以学时为单位安排进程。在线课程学时原则上不超过课程总学时。
(五)课程主讲教师为我校在职教师,具有本课程相同学科的学术背景,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学经验丰富、有特色、善于与学生互动。
第五条 教学资源建设应符合以下标准:
(一)课程教学资源要完整。
(二)保证各教学环节在线上正常开展。
(三)结合教学实际,以教与学为重点,以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教学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第三章 立项建设与检查验收
第六条 课程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学院审核同意后,提交学校。学校组织专家组对申报课程进行评审。
第七条 学校批准立项的在线课程,其负责人应按照相关要求启动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第八条 学校对立项建设的在线课程进行跟踪检查。着重检查其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实施与效果、教学创新等(详见附件)。对未达到基本要求的课程,将予以告诫。告诫无效则取消在线课程建设资格。
第四章 成绩认定
第九条 学校自主建设的在线课程成绩,一般由在线学习成绩、见面课(研讨课)及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等组成;各部分成绩构成比例由课程组确定并在开课前向选课学生公布。
第十条 以学生在线学习形式完成其全部教学课程,其学分原则上不超过本科培养方案的学分。
第十一条 以线下讲授为主、线上学习为辅完成教学的课程,其成绩构成由课程组确定,并在学生选课前公布。
第五章 技术支持与运行
第十二条 学校提供在线课程平台。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在线课程平台的日常维护和相关技术支持。
第十三条 课程负责人应保证教学共享资源的维护和持续更新。
第十四条 立项建设的在线课程应按照相关规定上线使用,公开链接网址并向全校师生免费开放。授课教师要承诺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第六章 政策保障
第十五条 学校对建设完成并达到一定规模与影响的MOOCs给予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同等待遇。
第十六条 学校负责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和MOOCs的录制经费。对运行三年,并持续更新教学共享资源的课程,可结合学生选课情况适当增加经费支持。
第十七条 校内在线课程应用于翻转课堂教学时,主讲教师教学工作量在原有教学工作量基础上连续两年增加一倍,并在教学相关评奖与评优工作中给予优先考虑。
第十八条 学校自主建设的MOOCs,每门课程可配备1名助教,选课人数达1000名或以上时,可增加1名助教。助教的教学工作量以主讲教师教学工作量50%的比例计算。
第十九条 MOOCs和校内在线课程建设所需经费及相关奖励,由学校直接发放。
第二十条 学校自主建设的在线课程应免费向我校师生开放;学校在线课程供校外师生学习且有收入时,所获收入的10%划拨到课程组所在学院教学建设经费,90%划拨到课程组使用。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学校立项建设的在线课程是教师在工作期间受学校支持形成的作品,教师有署名权和修改权,教师在职期间学校有独家使用权。
第二十二条 凡学校立项建设的在线课程,其共享的全部资源必须具有清晰的知识产权,不存在侵犯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知识产权等问题。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延边大学在线课程验收评价标准(试行)
附
延边大学在线课程验收评价标准(试行)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分 值 |
评 价 标 准 |
|
|
一、 课程 设计(20) |
1.1 整体 设计 |
5 |
教学设计科学完整,便于实施。 |
|
1.2 视频 设计 |
10 |
1.在线教学总时长不超过课程总学时的3/4; 2.见面课(研讨课)学时应总学时的1/4≥1/2 |
|
1.3 内容 设计 |
5 |
1.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点; 2.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
|
二、 教学 资源 建设 (35) |
2.1 基本资源 |
5 |
1.课程基本信息详细;教学安排科学合理; 2.每一个教学单元均有练习题,习题,质量、数量合理科学; 3.试题库完整规范; 4命题考核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 |
课程中心平台展示 |
|
2.2 学习 任务 |
10 |
有以章节为单元的学习任务和课程导入(视频) |
|
2.3 教学 视频 |
15 |
1.有完整的以知识点为教学单元的教学视频。 2.理论部分有完整的教学视频;典型实践环节有操作过程视频或指导视频。 3.教学共享资源格式规范,适合自主学习。 |
|
2.4 网络 资源 |
5 |
以章节知识点为基础,能够提供知识拓展的网络资源链接。 |
|
三、 课堂 教学 实施 (30) |
3.1 精讲 提升 |
10 |
1.备课认真,有完整的教学方案; 2.能够进行研讨式教学。 |
|
3.2 课堂教学 |
10 |
课堂教学组织科学,学生能举一反三,教学效果好。 |
|
3.3 课堂 检验 |
5 |
1.课堂检验的内容与习题内容基本一致; 2.课堂检验采用提问、在线测验、辩论等形式; 3.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平时成绩构成科学合理。 |
课程中心平台展示 |
|
3.4 交流 互动 |
5 |
1.应用平台收集问题,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2.学生积极参与在线讨论或答疑,效果好; 3.每学期至少有2/3作业在网上提交和网上批阅; 4.学生能根据学习进程,自主进行在线阶段性测试或终结性测试。 |
|
四、 教学 创新 (5) |
4.1 教学 创新 |
5 |
1.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和微课资源进行翻转课堂教学; 2.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自觉学习。 |
|
五、 师生 评教 (10) |
5.1 学生 评教 |
5 |
学习收获大,评价好。 |
|
5.2 专家 评教 |
5 |
1. 教学资源建设质量高; 2. 课堂教学效果好; 3.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效果好。 |
|
总分 |
100 |
|
|